流感来袭
不要慌
展开剩余87%科学应对有妙招
每年冬天,流感总会准时“打卡”。今年的流感“战场”中,H3N2毒株格外活跃,它来势汹汹,常引发高烧、剧烈头痛、全身酸痛等不适,甚至危及生命,能引发肺炎、脑膜炎、心肌炎等严重的并发症,让不少人备受煎熬。今天就为大家梳理流感防控全攻略,教你精准区分、科学预防、及时应对!
一、流感VS普通感冒,别再傻傻分不清
二、防患于未然:重点人群+全人群预防指南
流感预防
划重点:婴幼儿、孕妇、老年人、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如心肺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人群感染流感后,易发展为重症,需要重点防护。
5岁以下儿童是甲流高发人群,严重情况下可并发肺炎、肾衰竭、败血症及多器官损伤等。一些青年人感染流感后也可能出现心肌炎的风险,尤其是劳累后和熬夜,甚至做剧烈运动,可能诱发心肌炎加重。
流感对老年人(≥65岁)威胁更大,可导致更严重的症状、更长的恢复时间。
如何应对
1. 接种疫苗:高危人群的“防护盾牌”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有效的手段。推荐6月龄以上且无接种禁忌的人均应接种流感疫苗,尤其儿童、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下降,且常合并心肺、肝肾等基础疾病,感染流感后极易发展为重症,接种疫苗能显著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儿童:3岁以下婴幼儿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且容易出现肺炎、脑炎等并发症,接种疫苗能为孩子构建关键防护;
孕妇:孕期身体免疫力会生理性下降,感染流感后不仅自身风险高,还可能影响胎儿健康,接种疫苗对母婴均能提供有效保护;
慢性病患者: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阻肺等基础病的人群,感染流感后可能导致基础病加重,引发严重并发症,接种疫苗是重要的健康保障。
2.日常防护:所有人的“基础防线”
外出时规范佩戴口罩,尤其在地铁、商场、医院等人群密集的密闭场所,减少病毒接触;
养成勤洗手的习惯,用流动水+洗手液/肥皂揉搓清洗,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睛;
保持家庭环境通风,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降低病毒浓度。
3.增强抵抗力:自身健康的“核心支撑”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老人和儿童建议保证7~9小时睡眠,让免疫系统得到充分修复;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孕妇需注意营养均衡,慢性病患者要遵循饮食禁忌;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散步、太极拳、室内瑜伽等温和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增强体质。
三、决胜“黄金48小时”:流感应对不拖延
一旦出现流感症状,别硬扛!抗病毒药物是关键,抓住“黄金48小时”窗口,能大幅降低病情加重风险:
1.常用药物
流感治疗的核心是抗病毒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尽早规范使用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等抗病毒药物,请勿自行用药。
2.关键时机
流感发病后48小时内是服药的最佳时机,此时病毒刚在体内繁殖,药物能快速发挥作用,不仅能减轻高烧、肌肉酸痛等不适,还能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3.高危人群特别提醒
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提醒,若出现39℃以上高热且退热药物效果不佳,或出现剧烈咳嗽、呼吸急促、胸闷、憋气等严重症状,以及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老人、儿童、孕妇、慢性病患者由于身体抵抗力较弱,感染流感后病情进展更快,更容易出现重症,务必在48小时内及时就医并遵医嘱用药,切勿拖延等待,错过最佳治疗窗口。
发布于:北京市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如何通过杠杆交易实现资本增值?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