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各地儿科都人满为患,不用问,十个有九个是来看感冒发烧的。
今年北方降温较往常更早,病毒来势也格外凶猛些。中国疾控中心最新一期的流感监测数据显示:11月3日到9日,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2022年、2024年同期水平;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高于过去三年同期水平。
专家预计,12月中下旬到1月初,流感疫情高峰将会到来。
流感病毒来势汹汹,“呼吸道保卫战”也提前拉响警报。今年,老百姓手中有了更多“武器”:几款国产抗流感新药已经全面铺货,有望在2026年1月进入医保。不过,这些流感药的使用有很重要的前提:必须确诊流感,也就是说,必须去医疗机构做检测。
秋冬季节气温变化快,各种原因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交织,任何一种抗病毒创新药都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药”,去医院做检测的时间和精力门槛又拦住了很多人的就医。在家无法确诊病因,去医院又没时间,怎么办?于是很多人选择了中药,尤其是中成药有着广谱的抗病毒特性,兼顾对因对症、安全性高。在发热咳嗽而又病因不明的时候,居家吃些中成药,是很多百姓的首选。
健识局发现,在线上京东大药房平台,多家店铺在售的金振口服液、杏贝止咳颗粒显示仅剩不足5件,多款感冒灵颗粒、感冒清热颗粒均标出30天加购飙升5倍的字样。
11月起,流感概念盘就开始活跃起来,中药板块涨幅居前,资本市场的嗅觉是十分灵敏的。
中成药应对儿童流感有独特价值
流感和普通感冒、其他混杂在一起,构成了这个秋冬季节的整体流行趋势。
儿童呼吸道感染症状多样,最常见的有发热、咳嗽、咯痰等等,然而临床上西药治疗往往难以兼顾对因和对症两点。例如,常用退烧药如美林只管退烧,而且用药指征要满足一定的发热条件;常用抗病毒药物解决不了咳嗽、咯痰等症状。
相比之下,中成药具备兼顾对因对症、安全性高的特点。比如康缘药业的金振口服液,被明确推荐用于治疗流感伴随高热、咳嗽的患儿。这是一款专为儿童设计的中成药,是国家基药目录品种、国家医保目录品种,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临床应用证实,金振口服液针对儿童呼吸道疾病引发的热、咳、痰、喘均有明确疗效。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研究也显示,金振口服液可以缩短病程、改善病情。

中药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安全性高。儿童的肝脏和肾脏发育不完全,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有限,可能对某些药物产生强烈的反应或副作用。比如奥司他韦虽能缩短病情,但常伴随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布洛芬可能损伤胃肠与肝肾。
作为一款儿药,金振口服液专为儿童开发,6月龄以上皆有明确用法用量,而且耐药性低,无严重不良反应,因此能很好地帮助患儿度过秋冬呼吸道大战的考验。《儿童流感中西医结合防治专家共识(2021)》《全国儿童呼吸道感染中医药防治方案(2024)》均明确指出:流感时期对症用药高热、咳嗽明显者,可给予金振口服液。
临床报道的研究结果显示:金振口服液治疗儿童风热犯卫型流感疗效确切,与奥司他韦相当,改善咳嗽症状效果更优。
中西医结合才是可取之道
过去每到呼吸道疾病高发季,中西药之争总能引发热议。近几年,学术界和大众逐渐形成共识:中西结合才是可取之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医内科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仝小林曾表示,中医药在面对呼吸道传染病时,不一定有现成的抗病毒功效,但在改善症状、减少重症和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治疗效果应该受到肯定。
业内很多专家也认为,中医药早期介入治疗或者联合使用,不仅可以使发热、咳嗽、乏力等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而且可以明显缩短病程。
中医药从曾经遭受非议,到能与西药并肩作战,与中药的“自我革命”不无关系。过去,中成药产品太多太杂,药效评价工作缺乏标准。个别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副作用问题频发的案例,也一度让中药顶在舆论风口的最前沿。
经过外界舆论监督与行业自身的持续迭代,目前仍在市的中药注射剂的有效性安全性验证都不可同日而语。比如热毒宁注射液,其上市已逾20年,对于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治疗的有效性,从基础到临床形成了完整证据链,安全性也得到证实,被列入《儿童流行性感冒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2023年版)》《中国成人流行性感冒诊疗规范急诊专家共识(2019年版)(2022年版)》。

2021年,“第十三届健康中国论坛”循证中药平行论坛发布了中成药治疗肺炎和流感循证评价证据指数TOP榜,热毒宁注射液作为证据基础较优的中成药入选。张伯礼院士在会上指出,中药治疗呼吸道感染类疾病有较好的临床研究基础,有一批好的产品可供临床选择。
事实上,国家药监局药审改革之后,这十来年新上市的中成药基本全部经历了严苛的审评过程。比如2024年10月上市的散寒化湿颗粒,是继“三方三药”后,首个获批的新冠肺炎治疗中药药物,已被列入国家及地方新冠诊疗方案,成为权威推荐的轻型和中型患者治疗用药,体现了国家对中医药抗疫价值的高度认可。
到目前为止,散寒化湿颗粒也是唯一与西药进行过头对头研究的中药抗疫产品。在与新冠特效药Paxlovid的临床研究中,散寒化湿颗粒在改善患者症状、缩短临床恢复时间等方面均表现出色。
散寒化湿颗粒在呼吸道传染病中也得到了大量应用。米内网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中国三大终端六大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126%。这个流感季,散寒化湿颗粒入选京东大药房风寒感冒用药热卖榜前20名。
从列入基药目录的儿童专用中成药金振口服液,到能与西药头对头研究的散寒化湿颗粒,新时代的中成药正在用脚踏实地的数据和临床反应赢得越来越多的认可:应对呼吸道疾病,中成药具备无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撰稿丨叁仟
编辑丨江芸 贾亭
运营|李木子
插图|视觉中国
声明:健识局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元鼎证券_元鼎证券登录入口_如何通过杠杆交易实现资本增值?提示: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